集智坊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偉俊先生暢談人工智能在人文故事中扮演的角色
在人人都聽過ChatGPT的年代,很多人都會懷疑甚或懼怕人工智能將會統治世界。香港公司集智坊卻展現怎樣以人工智能為這個城市以至其他地方做好事。
由港大到創新園
2017年,黃偉俊先生與幾位擔任人工智能研究助理的同學,在香港大學創辦集智坊。「我們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協助人們完成重覆而耗時的工作。」
黃偉俊創立的集智坊很快便進駐香港科技園公司(簡稱香港科技園)位於將軍澳的創新園,這有助他將技術和願景帶到大學以外。「加入創新園之前,我們便聽說香港科技園在培育初創企業方面經驗豐富,夥伴團隊更是盡心盡力協助初創企業尋找潛在客戶,」黃偉俊憶述。「香港科技園為我們提供可負擔的工作空間,並透過研究資金為我們提供補貼,兩者正是初創科企在香港持續經營的關鍵元素。」
以母語與人工智能溝通
最初以向人工智能開發商提供數據管理服務的初創企業自居,但發展下來卻超乎想像。在集智坊,黃偉俊創造了Subanana,提供超過80種語言的人工智能生成字幕、翻譯和文字記錄。去年10月,他推出高階人工智能服務,可以將廣東話口語轉換成書面中文,本地化元素使集智坊在一眾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公司中突圍而出。
「因為廣東話是難學的語言,因此香港依然是我們的主要市場,」他說。「我們的其中一位用戶用影片紀錄他自己使用我們的技術那一刻;他在凌晨2時盯著屏幕,為他不用再為工作通宵達旦而感到驚訝,看到那段影片令我非常開心,那種感覺是無可比擬的。」
透過香港科技園為夥伴公司向其他企業推廣解決方案而舉辦的活動,集智坊向不同客戶及香港政府部門介紹其「光學字元辨識」和「語音轉文本」解決方案。「我們正探索在香港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並訓練出自家語言模型,完成ChatGPT所完成的任務,」黃偉俊說。「中文或廣東話並非ChatGPT的強項,因此我們正改善我們的技術,希望完成以香港為焦點的任務。」
投資於未來
談及人工智能對未來翻天覆地的影響,黃偉俊表示:「某些工種無可避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一切只是時間問題。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觀察和提高對人工智能能力的警覺,並檢視它與我們人類之間的優勢。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與人工智能共存的位置,避免開發對我們不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