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活生產及質素保證部總經理Samuel Lee暢談快餐連鎖店招牌菜背後的故事
如果你是香港人,一定會認識大快活。從經典的橙色「飛躍而起的快活人形」到經典阿活肉醬意粉,大快活都是港式飲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為港人提供餐飲
大快活於1972年在荃灣開設了第一家分店,當時香港經濟繁榮,上班一族對快速、可負擔、健康的餐飲選擇需求大增。在大快活餐廳內,一代又一代香港人吃著大快活必備體驗的「阿活」招牌菜長大,這已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
早於2008年,大快活已推出健康的「點都唔落味精」系列,並繼續創新菜式,如:輕怡早餐、美味素女系列和低卡路里的早晨套餐,以迎合越來越關注健康的香港人。大快活最近推出「網上點餐」外賣平台,迎合香港善用科技的年輕一代急速的生活方式,足見品牌透過創新科技服務社區的熱情。
品牌體驗的背後
負責大快活食品的生產及質素保證的是Samuel Lee,他加入公司時正值飲食業的轉捩點。「那時候,飲食業由傳統廚房營運轉型到自動工廠營運,」他說。「我知道我可以應用我在科技及製造業的知識。」
隨著自動化盛行,大快活於2009年進駐香港科技園公司(簡稱香港科技園)的大埔創新園。「除了生產外,我們在香港科技園有兩個其他部門:產品開發團隊負責創製菜單,而品質保證團隊則負責為實驗室的食物安全及法規進行測試,」他說。透過將研發到的生產過程搬到創新園進行,大快活將生產過程集中,營造出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將研究轉化為具效益而令人愉悅的餐飲體驗。
中央廚房團隊最近正根據大快活經典食譜研發生產符合「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 )的*軟餐,旨在研發出專為有吞嚥障礙人士而炮製的懷舊風味軟餐。憑藉龐大的分店網絡,大快活致力減少營運成本,提供價格合理的軟餐,惠及普羅大眾。
以創科服務大眾
展望未來,大快活將會繼續盡心盡力,透過持續創新服務社區。「我們不再只談自動化,我們正邁向工業化4.0,運用來自工廠、分店、客戶及訂單的統計數據進行生產。我們分析這些資訊,並掌握某一刻市場的面貌。」這種持續創新的精神正是大快活備受歡迎菜單的「主要材料」,從而肯定品牌持續每天提供符合香港人口味的日常小菜,並配合他們繁忙的生活方式。
*附註:軟餐的意思是以五大類均衡飲食為原則,主食採用稀飯,亦可選用乾飯,菜式不包括油炸、堅硬等難以消化咀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