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博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王揚斌解釋為何香港是版權保護王國的理想落戶地
在今時今日數碼主導的社會,保障版權好像理所當然,但在20年前,這個需求卻不甚明顯。不過,見證千禧年代初期的科技進步,王揚斌認定保護數碼資產將會是一門大生意,創立阜博的想法油然而生。
王揚斌取得佛羅里達大學碩士學位後,遷往矽谷,開展他的工程師事業。「在早年的歲月,我參與了多項開創性的研究和開發項目,包括MPEG數碼影片編碼芯片組,以及用於數碼衛星電視和HDTV的壓縮系統,」他說。「差不多那個時候,我們亦開始在互聯網和流動裝置觀看串流影片,我認為電影和電視節目發放的方式將會改變整個行業。」
內容保衛者
正是這個時候,王揚斌意識到這是解決當前問題的機會。「在人人拿著智能手機的世界,我們可以攜帶影片到任何地方,但我們也隨之看到挑戰,」他說。「數碼內容可以在任何地方複製,而盜版將會切實地影響這個內容版權持有人的收益。因此,我們相信有必要提供一項技術或服務,來協助作者保護他們的創作和收入。」
王揚斌開始利用指紋識別和水印技術,提供具備數碼資產內容保障功能的軟件作為服務。透過專利軟件,阜博保障了電影工作室、串流平台以至 Web3 服務的版權和收益。
走向全球化
十年後,王揚斌決定將阜博搬到香港。「在2018年,我們決定上市並成功在香港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他說。「我們是首間且可能仍然是唯一一家初創企業於美國起家,並在香港上市,而這背後有很重要的原因。」
將阜博的總部設於香港,既可與全球數碼內容網絡保持聯繫,也可打入中國內地的龐大市場;但或許更重要的是,有機會在香港科技園公司(簡稱香港科技園)的生態系統內發展公司。「位於將軍澳的創新園完全符合我們的需要,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世界級設施、資源和網絡,支援我們的創新和發展,」王揚斌說。「[這個城市]有很大潛力成為興旺的地區性創新中心,尤其是在數碼領域,而創新園安排的活動則促進了業務發展和意見交流,我們希望藉此為香港的數碼轉型作出貢獻。
阜博正好具備良好的條件實現這些宏願。由於阜博的專利軟件建基於自動識別技術,在人工智能尚未變成主流前便已使用該技術。「現在,透過[AI生成內容]及發展「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媒體模式,在生產和發送創意內容方面的變化更大,」他說。「[阜博]現在正處於有利位置,可強化其在香港以至全球數碼內容版權識別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