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晉是一位室內農夫,並未擁用任何農田;相反,他的公司「水耕細作」讓人們在任何地方都能種植食物
麥嘉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吃到美味的蔬菜,赫然發現自己平時吃的蔬菜原來低於標準。
「有一次我到江西省一條村落做義工,研究中國工業化的影響,」他說。「那是一次意想不到的經驗,尤其當我試過農村裡的蔬菜後,發現它們真的很好吃,這是我人生中吃過最好吃的。這些村民每個月只賺到人民幣100至200元,但他們所吃的蔬菜比我在富裕城市中吃到的更美味。」
在那個時候,他做著大部分人眼中的「筍工」,就是为其中一家最大型的顧問公司擔任管理顧問,但他毅然放棄一切,成立室內耕種技術公司「水耕細作」,他現為該公司的行政總裁。
「我對於我的工作毫無怨言,但當時我正處於人生中某個階段,我只想做一些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事情,一些我所相信的事情。」
何時何地都能耕種
麥嘉晉於2018年共同創立了「水耕細作」,最初幾年都在鑽研室內耕種技術。他很快便發現到他希望做與大部分室內耕種公司不太一樣的事。
他表示:「作為位於亞洲的數據驅動、去中心化的農業科技公司,我們不相信大工廠那種高樓大廈垂直農法支架是可持續的。他們消耗大量能量,而且運輸及包裝產品的方式也不是可持續的,當中涉及高昂的物流成本。我們是啟發人們去耕種,而非我們來耕種。我給你種植系統和數據,你可以從超過150種植物中選擇你要的品種。」
這個想法最終以公司的「智能流動水耕種植機」實現:模組系統的外型像是冷藏櫃和自動販賣機的混合體,裡面有齊種植草本和葉狀植物所需的東西。
遍佈全球的農場網絡
麥嘉晉表示,將種植系統推出市場時,香港科技園對增強公司在數據科學和研發方面的支持至關重要。
「在創新園的支持下,水耕細作建立了『水耕細作綠色研發空間』,一個展示我們公司所有能力的研發據點。智能農場的數據驅動能力是去中心模式的基石,因此,從戰略角度而言,在數據技術中心和創新園中建立『水耕細作綠色研發空間』別具意義。這對我們尋找有相同理念的夥伴非常重要,並且有相近的加速能力,可協助我們達到發展階段。」
現時「水耕細作」的客戶包括地產發展商、超市、商場、酒店、米芝蓮餐廳及20多間學校。它的技術用於種植超過150種植物,當中30至40種植物在香港特別受歡迎,包括生菜、羽衣甘藍、火箭菜和羅勒。
下一步,公司計劃進軍海外市場。其中一個市場是阿聯酋,由於當地缺乏可耕地,顯然適合發展室內耕種;另一個較令人意外的市場是墨爾本,原因是傳統上土壤肥沃的澳洲漸漸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
「未來可謂充滿驚喜,我們將在先進科技和自動化趨勢下持續壯大業務,」麥嘉晉說。「我們的研發團隊不斷地測試可以在農地種植的全新品種,並努力地將我們的耕種系統技術升級。在未來,我們農場的環境足印將進一步減少,產量也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