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屈铁臣(科技)有限公司怎样提升行业新基准

Smart Technology

梁宝如女士畅谈扎铁业的转型之路

几乎所有女孩子都是玩着芭比娃娃长大的,而梁宝如从小玩到大的却是另一种「娃娃」——钢筋。 「我的父母是做钢筋分包的。 我可以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我把建筑图纸当成草稿纸学习,」 梁宝如回忆道。她如今已是屈铁臣(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屈铁臣」) 的副总裁。

屈铁臣作为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认可的五大预制工场之一,为工地供应钢筋。 顾名思义,钢筋是一种加强混凝土结构的钢材, 通常被用于地基、大楼和桥梁等, 在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

「提到扎铁业, 香港人对此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男性主导的劳力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且工作危险系数高;但实际不是这样。」梁宝如反对道。 扎铁业也细分很多角色。

深入扎铁业

首先,钢筋屈扎架构师会根据建筑项目判断所需钢筋的数量和种类,细致到长度、形状和屈扎角度,也由他们决定而钢筋屈扎工则负责依照架构师做出的施工图将钢筋裁剪屈曲;索具工及讯号员随后需要安全地吊运钢筋至施工场地;最后由固定员来保证钢筋扎稳。

梁宝如表示,人们普遍对扎铁业有着很深的误解,使得年轻人们对此敬而远之,行业老龄化严重;屈铁臣主动求进,决定带领行业迈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的时代。202111月,在转型仅仅几个月后,屈铁臣进驻了元朗创新园。

梁宝如回忆道:「作为一家建筑企业,最初我们联系到了香港科技园,它为我们提供了创新和新型工业化的设施。」

多方位提升

有了元朗创新园的助力,屈铁臣成功将创新科技落地应用于制造业(即 「创新制造」)并实现业务转型。梁宝如说:「我们减少了90%的意外事故,工人伤亡率也降低了 80%。」 转用数字化运作系统后,操作的精度误差缩小80%,生产率进而大幅提升两到五倍。

产业升级也在吸引许多不同背景的人才加入屈铁臣。「我们的员工来自不同年龄段、性别、种族和教育背景。」梁宝如表示。她致力于推动职场性别平等和多元化的同时,也在努力通过新技术来提升建筑从业者的职业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希望最终通过优化钢筋预制件版块加速建造,进而满足更多住房需求。